天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退役军人骨干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蓬勃发展活力。面对形势复杂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天河区181名“兵支书”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以“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铁军作风,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并肩奋战在环境整治一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天河区天园街道骏景南社区组织开展“防两热”活动
天园:迅速吹响 “集结号”
天河区天园街道骏景南社区党委书记张丽军,2020年5月在骏景南社区工作至今。接到防控指令后,张丽军立即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迅速集结社区工作人员、红棉老兵、在职党员、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走访居民和商铺,发放防蚊宣传资料与灭蚊片,面对面普及防蚊知识。“看到老兵们忙碌的身影,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居民陈阿姨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张丽军的带动下,许多居民主动加入防控队伍,共同参与环境清洁、积水清理等工作。指导清除孳生源,全面排查社区积水点,清理积水容器、废弃轮胎等孳生地。社区累计排查清理积水隐患1250处,发放宣传资料4500份,有效降低了“两热”传播风险。快速有效阻断蚊媒传播链条,切实守护居民健康。
天河区沙河街道永福正街社区正组织清运陈年垃圾
水荫四横路社区“兵支书”深入卫生死角铲除蚊虫孳生地
天河区沙河街道西街社区开展“防两热”活动,清理楼顶陈年垃圾
沙河:清“脏乱点”,啃“硬骨头”
沙河街道辖内活跃着3位“兵支书”,他们分别是永福正街社区党委书记曹显森、水荫四横路社区党委书记刘家崧、西街社区党委书记王凤清。他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军人本色,成为社区“两热”防控的坚强核心。凭借清晰的作战思路,他们科学指挥调度,采取“各个突破”的战术,采用“清单管理+分组攻坚”模式,带领队伍高效清除隐患,显著提升了防控工作的精准性和覆盖面。针对天台清理难点创新“梯次作业法”,他们深入楼宇天台、背街小巷等关键区域,在辖内老旧楼宇多且大多无电梯的艰苦条件下,肩扛手抬,将堆积在楼顶的陈年垃圾一袋袋搬运下楼,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同时全力清除雨后积水,疏通堵塞水沟,有效铲除蚊虫孳生地。汗水浸透衣衫,他们毫无怨言,挥舞铁锹、徒手搬运,彻底清理一个个顽固的“脏乱点”和卫生死角,用实际行动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石牌街道东海社区“兵支书”正在向居民宣传“防两热”知识
石牌:天上“无人机”,地上“铁脚板”
吕明亮,2011年至今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东海社区工作,现为石牌街东海社区党委书记。在“两热”防控关键时期,为提升排查效率,更好掌控辖内楼宇楼顶情况,他充分挖掘资源,联同辖内互联网公司采用无人机,通过“空中巡查+云端快处”科技化手段,对辖内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精准定位、图像识别、智能巡检,实时传输及分析楼顶积水情况,让无人机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空中志愿者”,方便迅速组织力量根据点位清淤排积。无论酷暑还是暴雨,他和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发动社区在职党员及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前往辖内物业小区、沿街商铺、主次干道翻盆倒罐、疏通沟渠、清扫积水,同时清除卫生死角、投放灭蚊缓释剂、安装下水道防蚊纱网,并根据网格分组,挨家挨户派发“两热”一封信、入户明白卡及宣传折页,筑起社区居民的“安心防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战役中,天河区的“兵支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誓言。他们用军人本色和奉献精神,为居民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成为防控一线最动人的“红色力量”。下一步,天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深化精准培育,抓实抓好全链培养,以头雁引领激励带动更多退役军人见贤思齐,全面助力“兵支书”、“兵委员”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凝聚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