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以下简称《保护图则》)正式公布,这些承载着天河文化根脉的传统风貌建筑从此有了“定制护身符”。天河区的传统风貌建筑功能类型丰富,同其他区相比,高校建筑、园林建(构)筑和工业建(构)筑物占比较多,这些建筑是天河区历史发展的生动见证,也是广州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高标准编制《保护图则》,以“守底线,定重点,明措施,促利用”为原则,沿用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1处建筑2页图则”的表达方式,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要素,提出修缮要求、合理利用措施,为工作人员及保护责任人落实日常保护管理提供清晰指引,为传统风貌建筑的多样化活化利用明确管控底线并提供支撑依据。
严守底线坚持保护优先。通过无人机航拍和现场实地踏勘,全面摸清每处建筑现状情况,精准划定保护范围,明确每处建筑的保护要求,重点保护建筑的主要立面、山墙样式及体现建筑风貌的特色部位。
分类型提出各保护要素的保护及修缮要求。组群类保护对象注重组成组群的各建筑单体的整体保护,修缮或局部改动后体风貌的协调统一,单体类保护对象注重对具有独特样式的特色部位的保护。
引导活化利用推动以用促保。支持和鼓励传统风貌建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理利用,鼓励用于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创意等业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在保持建筑外观风貌及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加建、改建、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求。
下一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将继续做好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让传统风貌建筑在保护中焕发新生,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筑牢文化根基。






天河政府网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