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浩浩,时代浪潮奔涌不息。
今年是广州天河建区四十周年。风鹏正举四十载,“党建强,发展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天河实践的时代注脚。
风鹏正举四十载,“党建强,发展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天河实践的时代注脚。
大区挑大梁。四十年来,党旗始终在发展的最前线高高飘扬,锚定高质量发展,天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打头阵、当先锋,勇担当、善作为蔚然成风,干事创业活力迸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建功新天河,争当“星先锋”。在党建引领下,天河区紧扣“拼经济 保安全 办全运 提品质”核心主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建设具有天河特色和天河品质的党建品牌,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宏伟画卷上奋力着墨,推动天河在全市挑大梁、勇争先,走前列、作示范。
高质量党建,强基固本领航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高质量党建,需系统谋划。
近年来,落实省、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2024—2026年)工作要求,天河进一步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制定《天河区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在“二次创业”中勇当尖兵的若干措施》,坚持“强基固本”,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基层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从思想到行动、从战法到打法,在天河,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领域党建攥指成拳、凝聚合力,强基固本领航程。
天河区林和街广州环贸中心楼事会链接楼宇企业,举办招聘会。
凝心聚力加强基层组织和社区建设,天河将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紧扣“五常三聚”目标,天河区打造了“美好生活里—社区之家”高品质阵地品牌。以兴华街“美好生活里·燕邻家”等为代表的一批开放式、集约化、共享型党群服务阵地焕发新活力,与辖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共享,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赢得群众点赞。
中午时分,环贸中心驿站外有序排起了取餐的队伍……天河依托广州环贸中心成立的全市首个“楼事会”,链接到街道颐康中心的社区饭堂,组建“饭小二”平台,有效解决了楼宇白领“吃饭难、吃饭贵”的问题。
区域融合,活力奔涌。在天河,新兴领域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服务”深化。楼宇里,从人才招聘到青年课堂,服务不断延伸,构建党建引领下互融共生的楼宇自治模式。全市首创“暖蜂巢·小哥驿站”,在新就业群体聚集区域建设服务阵地129个,持续建设“骑手友好型”城区。
强基提质、服务大局。天河以组织建设强筋壮骨,激活“头雁效应”,焕发“强基”后劲的澎湃动能。近年来,天河持续推进区直机关“天河先锋”工作创新比赛,一大批“闯创干”的先进案例相继涌现,为天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其中,30多个项目在省市获奖,成绩连续5年位居全市各区前列。
今年,天河将开展“天河星先锋”党建品牌建设,以“星”的标准筑牢战斗堡垒、锻造先锋队伍,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天河建设中勇挑大梁、再立新功、争当“星先锋”。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立潮头
夜幕降临,珠江东岸,广州国际金融城方城一栋栋楼宇亮起灯光。
5月30日,金融城方城正式开园,广州千亿级“金融+数字经济”产业平台扬帆起航。15栋高品质楼宇集体喊出抢招商、拼经济的天河“最强音”。
金融城方城的顺利开园,离不开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5月30日,金融城方城正式开园,广州千亿级“金融+数字经济”产业平台扬帆起航。
为打造高质量服务品牌,国际金融城创新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市属、区属相关部门及企业党组织、属地街道党工委、入驻企业及商务楼宇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1+3+X”党建联建体,协同整合资源,着力解决企业困难与诉求,有力保障了金融城方城的顺利开园。
天河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将党建优势化为发展胜势,持续构建“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产业链上,党旗飘扬。通过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建“红链计划”,天河将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发展谋在链上,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党组织162个,2024年全区人工智能产业链营收536.8亿元。
党建引领“五个聚力”,集中攻坚。近期,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凌塘村、元岗村、长湴村、柯木塱村等首期安置房项目陆续开工,为区域发展按下“加速键”。在党建引领下,整合区、街、村及改造主体“三级四方”力量,天河进一步形成城中村改造整治提升和拆整结合工作的示范效应。
完成10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3.7万户家庭、近12万居民;聚力打通“六横七纵”交通主动脉,为区域拓展疏通血脉……如今,天河以党建引领赋能四链深度融合,助力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重大发展平台提速,为产业和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高质量服务,民心所系践初心
上午十点,在天河区棠下·新业态零工市场,待业青年小吴前来咨询。工作人员帮助他用大数据匹配岗位。
为解决“找工难”和“招工难”,天河区人社局、棠下街和社区联合社会力量,将原有就业驿站升级为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招聘+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天河区城镇新增就业87643人,占比超过全市1/4,再创历史新高。
实事惠民,精准滴灌。2024年以来,天河紧扣群众急难愁盼,推动1582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还将迎全运主题项目作为社区党组织本年度民生微实事必选项目,着力解决居民群众多元健身需求。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共开展迎全运项目203个,通过党费支持、结对党组织和党员认领等方式筹集非财政资金160.4万元,新建或升级健身设施72个,点燃“全民全运”热情、营造浓厚氛围。
今年,天河迎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的历史机遇。全力落实属地运行保障责任,天河突出党建引领,组织动员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勇争先、担当实干,在高质量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十五运会服务保障一线高高飘扬。
服务全运我先行。天河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64支,发动党员志愿者12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在赛事场馆周边设置“党群服务站”“党员先锋岗”98个,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商圈、地铁站、旅游景点等地,为八方来客提供临时休息、出行指引、信息咨询等服务,积极传递党建“温度”。
【引才前线】
“天”人合一 “河”气生才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湾区就业第一站,人才汇天河。
“人才来了,也要让他们的心来扎根,让他们都成为天河的‘明日之星’”。这封充满热忱的“招才英雄帖”,天河持续递出。
湾区就业第一站,人才汇天河。
礼遇人才,诚意与底气并存——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上,书记区长化身“首席引才官”,推介天河发展新机遇。
校地联动,“引才”与“留才”共振——从北上引才,带着AI去招聘,到邀请百名华中科技大学软件人才乘专车、挑岗位、观企业、游天河,一趟趟“人才专列”全方位展现天河区人才生态与城市温度。
集聚30万科创人才,就业容量、青春指数、高学历人才占比领跑全市;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市1/4,创历史新高……天河交出一份亮眼的人才“答卷”,铸就“聚企引才”超级引力场,更要炼成驱动产业向新发展的强引擎。
“我们就是要视人才如‘珍宝’,悉心培育软件产业‘掌上明珠’!”这张产才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天河谋篇布局。
软件是天河的首位产业,人才是软件业的首位资源。在建区四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天河抓实产才融合“关键一环”,推出聚焦软件产业与人才的“双十”政策,让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天”人合一,“河”气生才。当下的天河,以实际行动在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上走在前、挑大梁、当先锋,加速向新而进、向上突围。
“我们感受到天河对产业发展、人才的重视。天河为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也让我们在招聘时对人才更有吸引力。”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麦淑斌说。
人才成就在天河——爱企业、爱人才,来了天河就能成就精彩。
【基层声音】
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突出个人、天河区驻广宁县帮扶工作队队长唐志鹏:
奋进“百千万工程”,天河党员冲在前
我从2023年开始派驻肇庆市广宁县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深感责任重大。“百千万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党员更应发挥先锋带头作用。过去几年,我们着力在推动产业协作、民生事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力,推动帮扶地区落地共建园区项目19个、帮扶建成广宁县首个校园游泳池、引进多项医疗先进技术项目。
下一步,我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天河区帮扶的资源优势与经验,做强产业支撑,做实民生福祉,进一步深化拓展协作领域与模式。重点推进天河-广宁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帮扶打造广宁首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支持广宁中医院皮肤科建设提升及完善就业驿站建设等。
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突出个人、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二保洁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王凤丽:
一线服务当先锋,全力以赴“办全运,提品质”
全运会是大湾区的盛会,更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事。这对我们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在我们负责的保洁区域内,包括了5个场馆及广州火车东站这样的交通枢纽,对我们提出了巨大挑战。作为党员,接到全运会保障任务,我们理应冲锋在前。身为环卫人员,我们深知使命光荣,定要全力以赴。
为提升全域保洁水平,我们制定了全面的保障方案,将机械化与人工精细化作业相结合,让全运会涉及的各个关键区域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我将继续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环卫工人与志愿者一同参与,以最高标准保障全运会的周边环境。
【创新实践】
走入“美好生活里”,暖到居民心坎里
在天河区兴华街的燕塘社区,走进“美好生活里.燕邻家”,社区图书馆、助餐配餐室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老党员正在开展烘焙公益课堂。欢声笑语中,这个由老旧活动中心蜕变而来的新型党群服务中心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为典型的“熟人社区”和老龄化社区,燕塘大院宿舍小区承载着众多广东农垦集团老职工的记忆与情感。
“曾经,活动空间不足、环境昏暗压抑、服务项目少,居民不愿来。去年,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和上级关于新型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部署,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社区启动年度‘民生微实事’,对场地进行焕新升级。”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房韵莉说。
在天河区兴华街的燕塘社区,新型党群服务中心“美好生活里.燕邻家”受到居民群众好评。
如今的 “燕邻家” 室内面积超900平方米,户外面积达 1000 平方米,分为创想天地、智享空间、助餐配餐室、邻里聚场、未成年人保护站等五大功能区域,服务功能最大化而办公空间最小化,让居民“愿意来、经常来”。
人气是最好的答卷。 今年上半年,“燕邻家”服务活动已超362场,“邻里聚场”等热门功能区甚至预约爆满。居民们还创新“服务换场室”,在使用公共空间的同时反哺社区。
“我们常来,爱来!”燕塘社区的老党员李小玲是社区退休人员管理委员会主任和银龄志愿服务队队长,她组织老年志愿者发挥余热,在“燕邻家”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
房韵莉也成了“燕邻家”的首席运营官。“我们积极发动辖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共享,燕塘乳业、燕塘投资等26家共建单位已入驻,承诺每季度举办服务活动。我们将汇聚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社区,让百年燕塘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房韵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