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广州市软件与互联网产业链对接会暨2025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项目颁奖仪式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进一步促进软件与互联网产业集群供需对接,围绕软件人才政策、财税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
活动中,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天河)正式揭牌,为人工智能产业注入新动能。记者获悉,在2025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获奖项目中,天河区企业包揽近半数奖项,展现区域软件产业硬实力。
从首版次软件的硬核创新到大模型服务的生态赋能,天河区正以“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打造广州数字经济高地。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要素不断汇聚,在天河,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
“硬核”实力
首版次软件项目颁奖,50%来自天河企业
2025年广州市首版次软件产品拟扶持的49个项目中,天河区企业表现亮眼,获奖项目数量24个,占比近50%,充分展现其作为广州软件产业核心区的引领地位。
本次获奖项目覆盖工业软件、新兴技术平台、AI大模型应用等关键领域,技术含金量与产业化价值兼具。记者梳理发现,天河区项目多在垂直领域深度融合、精准发力,涉及AI+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多领域;场景适配性强,覆盖AI教育、企业服务、算力基建等场景、制造、物流、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多项技术打破海外垄断,凸显技术创新性与产业化能力。
其中,广州云趣科技的多模态智能服务中台系统聚焦企业数字化痛点,集成千亿级参数大模型与多模态计算,落地电信、金融等标杆案例;轩辕网络的AIGC实战平台创新多智能体架构,构建AI教育生态,覆盖全国多所院校;品高软件的智算云平台突破异构算力调度技术,支持百种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圆方计算机的“定制家具工业互联网全栈协同系统”为例,项目通过3D虚拟现实设计、AI智能拆单等技术,打通家居行业从设计到生产的全链路,助力康耐登、泓朝家具等企业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中数通信息的“湖仓一体化数据治理平台”则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为保利长大、马士基等客户构建数据中台,将数据合格率从65%提升至82%。
此外,凡拓数创的国产化数据开发平台突破三维渲染、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在智能工厂、文旅等领域落地,实现“万级模型量、毫秒级响应”的行业标杆性能。
精准服务
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天河)揭牌
活动上,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天河)正式揭牌。记者获悉,该服务中心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成立、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建设,落地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
广州市垂类大模型服务中心(天河)是落实《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的重要载体,利用天河基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资源,结合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推动科技产业集聚和人工智能应用实践。
该中心将围绕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和算法的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为企业提供合规咨询、备案指引、辅导培训等专业服务,整合天河区优质的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和环五山策源区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帮助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和应用落地,推动天河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州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2024年,广州市规模以上软件与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在全市营利性服务业中排名第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5%。作为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板块,软件与互联网产业承担着关键的引领使命,将有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升级。
广州市持续加码软件与互联网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市级层面发布软件业高质量发展措施、互联网软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首版次软件项目认定补助、企业营收增长阶梯奖励等举措,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规模化发展。同时,各区精准发力形成差异化政策矩阵,天河区出台软件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人工智能大模型政策、工业软件人才引育政策。通过市级统筹与区域特色化政策联动,构建产业升级新动能。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符伟表示,希望企业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市场空白的软件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广州软件”推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提升广州软件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市工信局也将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做好服务。广州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软件与互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
“AI+”领跑
天河跑出人工智能全链条生态“加速度”
今年来,从国家级基地落地,到全省、全市榜单上频频上榜,天河人工智能力量多次刷新显示度,领跑全市各区。
在应用方面,天河区人工智能企业在交通、营销、政务、能源、医疗等行业应用领域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2025年以来,国交润万、铭太信息等6个项目上榜广东省人工智能终端产品、行业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方案名单(第一批),占全省12%;赛意信息、凡拓数字创意、京华信息等23个项目上榜广州市两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占全市约40%。
在近期备受关注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钛动科技展出了业内首个全球营销AI智能体的出海应用场景;网易有道作为国内“AI+教育”场景应用的领军者,展出了有道词典、有道小P等十余款应用,覆盖翻译、答疑辅导、出海服务、播客生成等多元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的融合成为共识,需求极大。“AI+产业”铸就产业生态与应用的交响,以行业大模型为关键技术驱动,与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将会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的深刻变革。
天河区拥有全市最多人工智能企业和最大人工智能应用产业规模,企业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链条。2024年天河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占全市超四成,2025年上半年,全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天河精准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算力布局、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今年6月,天河重磅推出聚焦软件产业与人才的“双十”政策。其中,面向产业发展推出“明珠十条”,面向人才扶持推出“珍宝十条”,并提出“N”项细分领域专项扶持政策,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
以长板造优势,聚焦优势行业,强化要素供给,在天河,人工智能的全链条生态加速形成。截至目前,网易、小鹏等企业的13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趣丸等企业的92个算法获得国家网信办备案、占全市近三成。广告业企业云智达创自研的“前成”大模型是国内首个通过大模型和算法“双备案”的预测型AI营销垂类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