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印发《天河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适用于天河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管理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系统性规范和技术支撑,确保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的前提下,提升审批和建设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范流程有标尺
《指引》涵盖了从项目环评类别判定,到审批级别确定,再到具体环评编制和审批依据的全过程,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审批部门提供了清晰、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审查要点,使决策基于全面、客观、科学的环境预测和评估。同时,减少审批过程中的自由裁量空间,使流程更透明、更高效,并为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提供标尺。
《指引》通过提早介入,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聚焦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包括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公众参与、交通噪声防治措施等方面,从源头上规避重大环境风险,减轻后期环评审批工作压力,减少可能面临的公众投诉、法律诉讼风险,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公众参与保权益
《指引》高度重视公众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权与知情权,明确要确保受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影响的公众能够提前了解情况、发表意见,并将合理意见纳入决策,这既是法律要求,也是缓解社会矛盾的关键。同时,《指引》积极倡导推动绿色技术和理念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鼓励通过科学评估、采取有效减缓措施,减少道路项目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噪声、振动等)的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天河分局负责人表示,《指引》的出台有助于实现“三赢”:对政府,提供监管抓手,规避“未批先建”等违法风险;对企业,明确操作标准,降低后期整改成本;对公众,通过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保障环境权益。《指引》将环评从一个相对独立的“门槛”转变为一个融入项目生命周期的“导航仪”和“安全带”,为建设美丽天河和宜居城市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