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反向飞地搭桥梁 产销对接助振兴’天河区对口帮扶协作‘1+N’现代农业‘反向飞地’农产品采购、推广和品鉴活动”在华南A谷金山大厦举行。天河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天河区农业农村局、天河区市场监管局、天河区供销联社和广州市天河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帮扶协作驻肇庆广宁县、肇庆怀集县、梅州兴宁市工作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采购商、“反向飞地”入驻企业代表约70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肇庆广宁县、怀集县,梅州兴宁市三个帮扶协作地区的8家“反向飞地”入驻企业展示了各自的主推产品(广宁县的特色云吞、潭布番薯干、单丛茶等;怀集县的“六十日”黄菜、丝苗米、岗坪切粉、玉米蛋酥、诗洞腐竹、金汤酸菜鱼等;兴宁市的火炙黄酒、古邑丝苗米、三红蜜柚等),并详细介绍了企业资质、产品优势、供应链能力及合作需求,吸引了众多采购商的目光。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岩和广东南英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胡艳,分别就《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和《地理标志产品培育》进行了专题宣贯,帮助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培育,为农产品“入穗融湾”提供了质量管控与品牌塑造的双重支撑。
据现场统计,活动共收集《采购商意向合作登记表》18份,合作领域覆盖生鲜采购、定制加工、品牌联合营销等多个维度,并延伸至粮油干货、深加工制品、特色手信等多个产品品类,合作意向订单金额累计超500万元。其中,某大型跨境供应链企业初步锁定怀集县“怀集味道”系列地理标志产品及非遗手作食品作为供港农产品;一家交通枢纽商业区域运营商拟将广宁特色云吞引入地铁、机场等高客流交通枢纽零售场景;某地理标志产品展销品鉴馆计划与兴宁火炙黄酒开展深度合作,并提出包装升级和非遗文化礼盒定制服务等方案。
此次活动是天河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充分发挥了“1+N”现代农业“反向飞地”平台纽带作用,有力推动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入穗融湾”,助力农企增收,促进产业振兴。“1+N”现代农业“反向飞地”是省农科院和天河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百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其功能作用,强化区域协同联动,促进资源要素高效对接,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价值,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共赢,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