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媒体聚焦

天河:奋进四十载育源源动力 烟火日常里藏满满幸福

发表时间:2025-10-28 10:39:03 信息来源:新快报 浏览量: -
A+ A+ A+

  清晨的天河体育中心,塔吊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吆喝声交织,施工团队正围着场馆外立面做最后的清洁调试,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也映照出十几位大学生志愿者忙碌的训练身影:他们正在进行入场引导训练,希望能为全运会提供最周到的志愿服务。

  另一边,体育东路的人行道上,市政工人们正忙碌着更换地砖。截至目前,这条核心路段已修复人行道超800平方米,而整个“百日攻坚行动”已累计修复全区人行道超3400平方米,原本坑洼的路面尽数变得平整整洁。

  天河,正以这样鲜活的场景、饱满的热情迎接全运,旺盛的活力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涌动。

  凭借“风鹏正举四十载”的深厚积淀,天河完成了从昔日的东郊田野,到如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现代化CBD的华丽蜕变。如今的天河,早已成为实力与魅力兼具的幸福之城、奋进之城,让生活于此、奋斗于此的人们,脸上挂着满足的笑意,心中满是真切的获得感。

  幸福的天河:

  在日常的烟火与温暖里具象化

  对于在天河区生活工作的人们而言,幸福的模样或许各不相同,却都藏在日常的烟火与温暖里。

  “卖——荔——枝……”每逢周末,猎德清和里就会传来一阵阵粤语歌声,数十位街坊正聚在一起,学唱粤剧名伶红线女的《荔枝颂》,或是经典粤剧名曲《帝女花》。

  这样浸润人心的文化活动,在天河早已是常态:仅是2025 年上半年,全区公共文化场馆已开展活动3063场次,服务群众825万人次。目前,天河已构建“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106个图书馆分馆、31个文化馆分馆、238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65项非遗项目通过400余场进校园课程,让岭南文化代代相传。

  而在天河南街颐康中心,幸福是长者饭堂做出来的一碗碗热饭菜,是社区义工在做康复训练时的一句句真心鼓励。作为全市引领性示范点,这里每天要为200多位老人提供助餐、康复服务。

  放眼全区,18家养老机构(含9家街道颐康中心)共提供3427张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94.37%且全部实现医养结合,21个街道颐康中心、139个长者饭堂更是织就了一张“社区养老网”,年服务超2万人次,让“老有颐养”的温暖落在了每一个细节里。

  “这个月分红又多了200多!”天河区黄村经济联社的黄阿婆捧着存折,指着眼熟的数字笑得眉眼弯弯,“现在每月能领3000多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2024年,黄村联社总收入同比增长12%,全村人均分配达4.2万元。

  这并非个例。如今天河全区243个村社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已增至476.83亿元;全年总收入 72.84亿元,增速9.37%创近五年新高;38.11亿元的分配总额(同比增长6.61%),更让人均分配达3.99万元——每一笔增长,都是老百姓们共享城市发展红利的实在见证。

  “半夜关店也踏实,去年我这一片连个盗窃案都没有!”在东圃开便利店的湖南人老吴,提起天河的平安环境总忍不住点赞。街头频繁巡逻的民警、随处可见的监控探头,让他的小店多了份安心。这份安全感并非偶然:天河区已连续10年在全市平安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社会治安“四降三升”的良好态势,为每个人的幸福筑起了坚实屏障。

  文化滋养的闲情、老有所养的安心、日子红火的踏实、平安相伴的放心——天河的幸福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文化温度、民生关怀与平安保障在一起的具象化体验,它也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具体而温暖的幸福。

  奋进的天河:

  让每一份“小确幸”都有坚实的“大底气”

  幸福感从不是凭空而来的馈赠,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奋斗。四十年来,天河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奋进姿态,在发展赛道上筑起一片经济高地,再以经济成果反哺民生幸福,让每一份“小确幸”都有坚实的“大底气”。

  在中交冷链(广州天河)智慧产业园的建设现场,一辆辆作业车辆鱼贯而入,让人不由得期待其从蓝图变成现实后的发展“大利好”——作为天河重点推进的百亿级项目,这里建成后不仅能实现年营收超120亿元,还能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同样忙碌的,还有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内的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近日,该园T1塔楼正负零板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入模,项目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设形式“跃向新高”。

  放眼全区,这样的高效推进场景,在天河随处可见——天河区编制的 “12126” 产业地图,清晰标注了重点产业用地布局与未来空间,让项目引进有章有法;依托“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4个未来产业抢滩、6个现代服务业支撑”的产业体系,天河组建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4个关键产业办公室,以“规划+政策+分工”的方式,统筹园区、科技、人才、资金、智库五大要素,也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

  经济发展的“加速度”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项目,更在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迸发乘数效应。

  10月20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将其总部迁至广州天河智慧城新址。依托天河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优势,小鹏企业在智慧交通场景的落地速度远超预期。财报显示,小鹏2024年全年总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据统计,目前天河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千家,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208.5亿元、同比增长10.9%,小鹏汽车、佳都科技等企业在五大细分赛道领跑,超30个项目入选省市级创新案例,占比全市首位。

  如果说产业是经济的“骨架”,那么营商环境就是“血脉”——只有血脉畅通,企业才能茁壮成长,经济才能充满活力。近年来,天河始终把打造“产业友好、企业友好、企业家友好、科学家友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多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池活水引鱼来。截至目前,今年1-8月,天河区新设企业超19.8万户,同比增长152.3%,企业总量历史性突破74万户,占全市企业总量的27.1%。在实缴注册资本改革背景下,这一数据更显含金量。

  奋进昂扬的发展势头,催生出欣欣向荣的经济图景。截至目前,天河“十五五”重点项目已储备482个、总投资超9000亿元。这些奋斗在建设一线的项目,正像一个个“动力引擎”,既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也为市民就业、收入提升提供保障,成为幸福天河的坚实“增长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天河的发展是兼顾质量与效益的绿色发展。2024 年,天河在有力扛起广州21.3%GDP产出的同时,实现了全区单位GDP能耗降至0.117吨标准煤/万元,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以全市十分之一的能源消耗,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守住了生态底色,让发展的“加速度”与环境的“高颜值”并行,为幸福生活筑牢可持续的根基。

  全运会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玻璃幕墙映出的不仅是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更映照出这座城市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当下的蓬勃活力到未来的广阔蓝图,天河正以 “奋进者” 的姿态,在产业升级、民生提质、绿色发展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让人民群众每一份对幸福的期待,都能找到坚实的落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