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就要人来和,写字就要墨来磨,会写不怕大张纸,会唱不怕人这多”,清脆嘹亮的客家山歌从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各个学校教室里传出,课堂上客家少年们身穿客家人特色服装,手持山歌竹板唱着传统的广州客家山歌,正在体验祖辈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
这次天河区凤凰街道“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是广州市2024年“繁星行动”基层文旅志愿服务培育扶持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天河区客家山歌协会的骨干成员作为传承志愿者,服务天河区凤凰街辖内学校共约3000名客家小学生,希望每年分批让孩子们体验客家山歌的魅力。
传承活动从5月19日开始,到6月底止,先后在渔沙坦小学、柯木塱小学、大华学校和凤凰中学进行了8场次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活动,共450多名师生参加。体验活动鼓励客家青少年讲客家话,学唱客家山歌,通过广州原板山歌四句板的学唱和竹板的演奏学习,增强客家学生的本土情怀和自豪感。活动发挥客家山歌“即兴歌唱”的特点,鼓励同学们创作反映新生活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新作品。
天河区客家山歌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天河区文化馆和凤凰街分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辖内多所学校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学校青年教师的参与,让传承队伍注入了一批专业性强、热心非遗传承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