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盈枝
又是一年丰收时
9月22日下午,“‘芯’新向荣庆丰收,种业科技创未来”天河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大楼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种业促进会主办,天河区农业农村局、广东金颖农业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华南A谷)承办。
活动现场,天河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意向合作签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11位专家获聘天河区种业智库专家,一批新入会的成员企业获颁授牌匾。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及促进会成员企业代表等近80人参加了活动。
政产研用”协同发力 共筑种业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天河区是广州的创新强区,也是广州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农业科研载体高度聚集,农业创新实力优势凸显,形成了体系完备、成果丰硕的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农业总部经济生态圈。
数据显示,在天河集聚了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装所、省农推广中心等16家农业科研、推广机构,超30万名各类创新人才;培育了全市43%的种业企业,46家国家、省、市、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33个“粤字号”农业品牌。
今年以来,天河区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依托辖内农业科研力量,着力打造农科“硅谷”,以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种业促进会(简称“天河种业促进会”)为抓手,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影响力和辐射示范力。此次活动中,天河区人民政府与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是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聚焦天河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强化“政产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院区合作将进一步整合辖内种业创新资源,激发区域现代种业发展新动能,推动“政产研用”协同迈向体系化、实体化的深度融合新阶段。
接下来,双方将围绕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支撑、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以及华南A谷平台建设和区域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化合作,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发力,协同集聚资源与优势,探索科技支撑天河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体系,助力推动产业振兴和天河区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种业创新高地,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能。
智库赋能产业升级 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此次活动以“‘芯’新向荣庆丰收,种业科技创未来”为主题,以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种业促进会为重要抓手,展示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活动现场,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种业促进会广东金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绿霸种苗有限公司等5家成员单位与科研院所现场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成功转化5个品种/技术,签约金额超700万元,体现了“百千万工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协同的初步成效。
首批来自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国家植物园、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11名种业领域资深专家,正式受聘为“天河区种业智库专家”,并进行“育种技术与产业化应用”“育种资源与技术创新”等专题推介,为全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夯实“百千万工程”的人才支撑体系。
此外,会议还为10家新入会的种业产业链相关经营主体颁授成员单位牌匾。至此,天河种业促进会成员单位已发展至33家,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资源协同与种业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
未来,天河种业促进会将聚焦种业优势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种业产业基础向高级化迈进、产业链向集聚化发展,全力助推现代种业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以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为核心引擎,持续推动天河种业“芯片”高地建设,以天河“芯”动能驱动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百千万工程”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